【影評 — V煞/V怪客】V為甚麼選擇自殺?

AlfredChow
3 min readDec 2, 2019

--

面具底下不只是血肉之驅,而是一個理念,理念是刀槍不入!

為甚麼會想到V煞這部電影?因為前幾天在「黃店」一芳水果茶的店裡看見了一張小卡片,背面印著V煞的劇照,正面寫著「面具底下不只是血肉之驅,而是一個理念,理念是刀槍不入!」。感覺很有意思,於是順手把它帶回家。⁠

如果單純把《V煞》單單說成是反對極權的電影,我是不同意的,電影背後還強調一種高尚的自我覺醒意識。⁠

V的內心是複雜的,他的誕生充滿仇恨,英國獨裁政府「北方之火」曾經對V進行活體實驗,過程極為痛苦,令他一直對政府懷恨於心。⁠


V的口號是「以暴制暴」,一直用行動去喚醒群眾的政治和反抗意識,就像他用恐嚇、嚴刑拷打、剃光頭髮的手段對待女主角Evey,意圖喚醒她內心強大的一面,V以「正義」和「自由」號召民眾,鼓動他們推翻極權。⁠

V鍾情於大仲馬的《基度山恩仇錄》,他的自我覺醒也與這本書所批判的思想有關。《基度山恩仇錄》記述了基度山伯爵在含冤下獄,他越獄並成功對一切加害於他的人進行復仇,即使基度山伯爵的復仇有其正當性,「正義」、「弱者反抗」,但他的復仇對加害者和周圍的無辜人士都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。⁠

V在最後啟動裝滿炸藥的列車車廂的一刻,身負重傷的他選擇了與這個政權同歸於盡。其實V是不需要自殺的,他自殺是出於自我覺醒。⁠

自我救贖

女主角Evey在與V的最後對話中,點醒了V。V在喚醒群眾的同時,也完成了自我覺醒,他發現他所做的一切,其實是利用民眾來達成自己的目的。他真正想要的不是正義,不是自由,而是向政府復仇,想摧毀這個讓他變得不正常的政權。V的內心更多的是怒火,而不是對自由的嚮往。⁠

V選擇自殺,是一種自我救贖。同時,他不希望他一手摧毀的極權會變成另一種極權,他認為他自己會成為人民通往真正自由的最大阻礙,他害怕自己當權後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,因為他反抗只是為了復仇,而非自由。這與《基度山恩仇錄》的基度山伯爵最後的自我覺醒很相似。⁠

或許,V終於透徹理解《基度山恩仇錄》的意味。⁠

Instagram專頁:你的每天知識庫📚

Facebook群組:精選文章分享 閱讀好文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可以拍拍手支持喔!

--

--

AlfredChow
AlfredChow

Written by AlfredChow

I know I am living in the Matrix

No responses yet